首页 资讯 正文

宁洱县首次引进种植“云淀1号”红薯

体育正文 118 0

宁洱县首次引进种植“云淀1号”红薯

宁洱县首次引进种植“云淀1号”红薯

眼下正是种植红薯的时节,今年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首次引进种植的新品种“云淀(yúndiàn)1号”红薯在德安乡兰庆村进行示范种植,以培育(péiyù)乡村特色产业,助力农业增效、农民(nóngmín)增收。 走进兰庆村大枧水村民小组,油茶地里新垦(xīnkěn)出的土地(tǔdì)按垄覆上了银灰色地膜。插栽、培土、浇水,村民们有序分工,将一株株红薯苗被定植(dìngzhí)到土壤里。 “今年,我们在宁洱(níngěr)县首次引进‘云淀1号’红薯种植,计划种植300亩,需要150万株(wànzhū)红薯苗,每亩预计产量4.5吨,可实现产值180万元。”普洱春程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(fùzérén)陶学峰介绍(jièshào),自(zì)5月下旬开始到现在已经种植红薯90余亩,预计6月底可全部种完,种下去后150天左右可收获。 为提高产量和品质,红薯种植(zhòngzhí)地块经过测土配方施用有机肥,并(bìng)覆盖地膜以达到控草、保水、增加地温的(de)效果,后期种植管理中防治虫害是重点。红薯种植全程需要大(dà)量(dàliàng)劳动力,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。“我是大枧水组的,规模化的红薯种植为我们提供了务工的岗位,每天100元(yuán),可以做一两个月,能挣两三千块钱,还可以同时照管家里。”兰庆村村民马怀荣说。 据了解,“云淀1号”红薯属于淀粉加工型品种(pǐnzhǒng),淀粉率26.5%,与常规品种相比,淀粉含量高、提取率高、黏度(niándù)大,广泛应用于食品(shípǐn)、药品、化妆品等,市场需求较大。宁洱县这批引进种植的(de)红薯,将以订单农业的方式,采收后销往曲靖市宣威市的淀粉生产企业。 值得一提的是,宁洱县此次(cǐcì)种植的红薯,是在13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进行合理套种,作为初投产油茶进入丰产(fēngchǎn)期前的补充产业,这种套种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。红薯属于杂粮,在示范取得成功(qǔdechénggōng)后,将(jiāng)在全县进行推广种植,进一步(jìnyíbù)优化乡村产业结构,助力乡村振兴。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:陶平 杨廷荣(yángtíngróng) 杨健宏 李执 云(yún)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高玥
宁洱县首次引进种植“云淀1号”红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